汽车频道> 汽车新闻> 热线报道

势能向上,坦克品牌2022全维加速

    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变局,为新生品牌诞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坦克即是这样一个生而逢时的品牌。自成立到今年7月,坦克车型总销量已达到151,115辆,硬派越野市场的市占率达56%,持续领跑中国高端越野车市场,并一路成为“流量”和“话题”的代名词。在刚刚过去的成都车展上,坦克品牌发布“越野新能源”技术路线,为品牌加速向上再添增长引擎,开启坦克品牌发展的全新篇章。

    坚守初心,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品牌

    坦克品牌成立伊始,基于对目标用户“不断超越自我”、“心怀责任与爱”的洞察,定位为“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品牌,并提出了“铁汉柔情”的品牌主张——以强大实力去践行用户向往美好生活的使命,引领用户生活方式向前;以尊重理解与同理之心去传递责任与爱,与用户达成情感共鸣。

    坦克品牌坚持技术、用户双线并举,以创造“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为使命,通过持续技术品类创新,引领品牌向前发展;同时,坦克品牌还通过与重点圈层进行深度运营实现跨圈层、全维度的覆盖,与用户和相关方共创、共建、共享更多精彩可能。以此,为用户打造“不止于车”的极致生态价值体验。

    产品全维布局,新能源技术赋能助推品牌向上

    此前在消费者的普遍印象中,硬派越野车属于相对小众的需求市场,大家可选择的产品也并不丰富,而坦克基于“高端豪华越野SUV”的定位,目前已完成从坦克300、400、500到700、800,紧凑型、中大型到全尺寸越野SUV的全面布局,凭借全系产品的差异性和匠心品质,打破城市SUV与越野SUV的品类壁垒,实现从纵向的价格区间,到横向的出行场景全面覆盖,刷新高端越野车的认知天花板,树立全球高端越野车型新标杆。

    从燃油到新能源时代,坦克都将依托坦克平台,以标杆级技术优势,为用户带来革新式的体验升级。作为长城汽车整合全球顶尖资源、历时5年斥资200亿元投入打造的智能专业越野平台,坦克平台灵活可变的平台架构、充满力量感的强悍动力和越野能力等诸多技术内核优势,赋予了坦克产品更具征服体验的越野性能及更具尊享的舒适体验,在智能、性能和动力上展现出硬核实力。

    当前,汽车行业正加速全面新能源化,基于自身经验与技术实力,坦克提出了时下新能源越野的最优解决方案——"越野新能源“技术路线以及越野超级混动架构,同时亮相了两款量产版混动车型——坦克300 HEV和坦克500 PHEV。

    坦克的入局,将重新定义新能源越野的准入门槛与品类标准,实现继燃油之后坦克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再次进阶,并且推动新能源越野这个新兴的小众品类进入大众视野,为用户构建全场景、高效能、高性能的新能源越野生活。

    双向奔赴,构建共创共建共享用户生态

    坦克不仅以硬核产品力吸粉无数,更通过全维共创模式,吸引用户深度参与产品开发,生态打造等环节,与用户一起进行内容共创、产品共创以及公益共创。坦克300边境限定版、坦克300铁骑02、坦克500黑武士版,都是坦克与生态伙伴、用户共创的成果。

    为了更深入、直观的给用户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坦克品牌核心聚焦用户最感兴趣的“改装、露营、探险”,持续打造坦克改装文化、“新周末主义”活动IP;此外,坦克还拓展与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高度相关的“运动、摄影、时尚”,并触达与用户泛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娱乐、美食、健康”等九大用户兴趣圈层,进行重点开拓与深入链接。

    今后坦克将陆续推出坦克路书、坦克学院、坦克好物等一系列IP项目,让众多坦克手、生态伙伴都可以参与其中,共创坦克独有的品牌文化。

    引领不止,全球化布局全面提速

    自品牌成立以来,坦克品牌以中国扎根,逐步向海外扩张布局,帮助品牌实现了向全球进阶的全球化战略,率先确立了品类的领先地位,并通过在技术、品类、生态、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成功打开未来越野品类的新格局。

    今年7月,坦克品牌在沙特出海首秀,正式迈出了全球化征程的第一步,以中东市场为起点,坦克品牌将陆续拓展俄罗斯、澳洲等其他海外市场。

    2022年行程过半,坦克以品牌发展的“加速度”跑赢大市,实现市场占有率逆市上扬,品牌价值持续向上,书写了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围的新篇章。面对已经开启的新能源时代,坦克显然已是筹谋在胸,万事俱备,相信在2022年后半场,坦克将为中国车市继续带来更多新的精彩。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网络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