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车型> 自主

多重配置重磅升级 宋PLUS DM-i 5G版实车到店!

    【上海热线汽车频道讯】在市场热销一年后,513PLUS DM-i加推旗舰PLUS 5G版和四驱旗舰PLUS 5G版,新车售价分别为18.58万元和21.68万元。一经发布就引起了车圈热议。时隔两月之后新车终于到店,今天小编来到了北京比亚迪汽车海洋网4S店(北京盛世路骐金港4S店),快来一起一睹旗舰PLUS 5G版真容吧!

    积极倾听用户声音多重配置升级提升价值感

    小编来的时候正赶上宋PLUS车型批量交付,店外已经停满新车,旗舰PLUS 5G版新车也位列其中。在比亚迪启明星背景的映射下,沿袭家族式龙魂美学设计的5G新车更添几分精致时尚气息。

    进入店内,旗舰PLUS 5G版位于门店中心位置,十分抢眼,店内处处充满海洋精致元素,简洁明亮的环境下更显其时尚大气,八面龙吟的前进气格栅搭配晶钻龙眼LED大灯组成科技感十足的前脸, 贯穿式龙爪尾灯的流水转向与动态迎宾效果,打造仪式感爆棚的车尾。

    新车主要针对以下几大配置升级:采用了国际知名品牌轮胎,就目前到店的这款旗舰PLUS 5G版采用的是知名的德国马牌轮胎,不只能使车内的静谧性得到极大提高,更因其安全可靠性的特性,使得车辆在行车中具备更强的稳定性;车内音响系统升级为行业顶级的INFINITY品牌,在音乐响起的瞬间,座舱内10个扬声器同时响起,每个扬声器独立负责高、低、重不同音域,低频下潜深,中频清晰饱满,高频明亮柔和,声场稳定宽广,打造出犹如置身音乐会现场的沉浸式体验;车机系统也升级为了5G,时延更短,人车交互更亲近;DiLink智能网联系统也进行了硬件升级,硬件CPU算力提升20%,跑分提升79%,车机性能更强更流畅,同时将中控大屏升级为15.6英寸,高达83.1%的屏占比搭配全新的扁平化UI设计,界面清晰,操控更畅爽。

    (车内搭载国际知名品牌INFINITY音响,高保真10扬声器)

    (轮胎升级为一线国际品牌轮胎)

    总得来说,5G新车满足了用户更高层次的用车需求,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丰富、更贴心、更便捷的用车体验的同时,提升驾乘品质以及价值感。

    DM-i超混技术实力领先 免税绿牌优势不容小觑

    不只是产品力强悍,宋PLUS DM-i 5G版作为插混新能源车也颇受政策青睐。在现行政策下,宋PLUS DM-i能享受购置税全免的福利,尤其是在限牌城市,可上绿牌的宋PLUS DM-i更是为车主们省下了一大笔拍牌的费用。从购车层面看,宋PLUS DM-i 5G版就已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在国内油价突破10元大关,全民“油价焦虑”的当下, 宋PLUS DM-i 5G用车成本优势也非常明显。搭载比亚迪DM-i超混技术,宋PLUS DM-i 5G具备可油可电、超低油耗、超长续航等优势。110KM的纯电续航,完全满足日常通勤,即便是在没电情况下,NDEC工况下的亏电油耗仅4.5L/KM;满油满电1200KM+,摆脱长途里程焦虑。

    本身的购用车成本优势明显,又兼具电车的低成本和燃油车的高便利性,此外在普通版车型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做了进一步升级,全面满足了用户的用车需求,为用户带来更高价值、高品质的驾乘体验,相信这款新车将是更多用户的新选择。

    实力产能双提升 助力产品再攀新高

    有比亚迪DM-i超混技术的深厚实力作为背书,使得宋PLUS DM-i具备了超越同级的产品实力,上市即爆款,经过一年多的市场检验,已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在如今5G时代的大背景下,宋PLUS DM-i 5G版顺势推出,将进一步刺激宋PLUS DM-i系列的增长。根据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宋PLUS DM-i销量再度攀高,达到26448辆,6月份也继续稳居全国PHEV销冠之位。

    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比亚迪产能也在不断扩大。随着3月宣布停产燃油车,全身心投产新能源车,多家新工厂布局投产,宋PLUS DM-i的订单交付进度想必也会逐步改善。而随着宋PLUS DM-i订单的加快,加推的5G版新车自然也会随之缩短交付周期。

    更丰富优质的用车体验,宋PLUS DM-i 5G版必将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实力在线,品质一流,在上市期间就谈论热度空前的宋PLUS DM-i 5G版,如今终于到店,期待面基的你还不赶紧冲!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