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汽车新闻> 热线报道

一汽奥迪携Q6L e-tron亮相"设计上海",谱写未来灯光技术新篇

    【上海热线汽车频道讯】6月19日,第十一届"设计上海"于上海世博展览馆正式启幕。作为本届设计盛事独家冠名合作伙伴,一汽奥迪携PPE纯电平台首款车型全新奥迪Q6L e-tron亮相本届设计盛会。活动现场,一汽奥迪通过互动性艺术装置"光之语",向现场观众传递了以开创性灯光设计与先进技术所塑造的未来高端出行愿景。

全新奥迪Q6L e-tron亮相第十一届“设计上海”

    一直以来,奥迪品牌对灯光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汽车灯光赋予了安全、交互、情绪表达等多重属性。进入数智化时代,奥迪为中国市场专属打造的全新奥迪Q6L e-tron更是以首创的第二代OLED尾灯、开创性的动感数字灯光签名,向消费者传递了奥迪所创造的高端移动出行未来。

    高端出行未来缔造者 跨时代前行

    奥迪全球灯光设计负责人孟达熙(César Muntada)指出,光不仅是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更是个性化表达与体验的重要工具。作为汽车灯光技术的引领者,奥迪的领先不止于智能灯光设计时代。从传统光源照明阶段开始,奥迪品牌便是首批搭载卤素光源、氙气光源的欧洲汽车品牌。2008年,奥迪R8成为了全球首款搭载全LED大灯的量产车型,开创了全LED光源时代,在奥迪品牌引领下,全LED大灯也成为了当时顶级豪华汽车产品的标配之一。

奥迪全球灯光设计负责人孟达熙(César Muntada)

    随后,奥迪在2014年推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矩阵式LED大灯,通过对灯组内部光源的精准控制,实现更安全、更合理的照明方案,这也奠定了奥迪在灯光设计领域的重要地位。如今,矩阵式LED大灯已在奥迪全系车型大范围应用,成为四环品牌引以为傲的重要设计体现。2017年,奥迪再度成为行业首个将激光远光灯与矩阵式LED大灯融合的汽车品牌,且实现远光灯照射距离达约600米,大跨步引领汽车行业进入激光大灯时代。

    进入数智化时代,奥迪先后推出了交互式数字矩阵LED大灯、柔性数字OLED尾灯、微型高分辨率LED投影灯等技术,实现行业首创的同时,为汽车灯光技术引领了新的方向。其中,奥迪早在2019年推出的数字矩阵LED大灯,通过集成了130万个微镜的DMD芯片,可让大灯组生成电影级像素质量的照明效果。搭载了数字矩阵LED大灯的奥迪e-tron还可为自身行驶车道铺设"流动光毯",实现更安全、更个性化的高端出行体验。

    全新奥迪Q6L e-tron:超前理念让车灯会说话

    随着电动技术的高速发展,奥迪也通过智能化升级,在汽车灯光领域点亮了高端移动出行的未来。作为本届"设计上海"的绝对主角,全新奥迪Q6L e-tron向公众呈现了"汽车灯光设计引领者"的强大想象力。

    奥迪Q6L e-tron首次搭载的第二代数字OLED尾灯技术,引领汽车灯光技术迈向新的巅峰,其增加发光单元数量的同时(每块OLED面板的发光单元数量由第一代6个增加至60个,6块面板共有360个发光单元),还拥有12段明暗调节,每秒钟可刷新100次,配合8种数字灯光签名的强大功能,充分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个性表达。奥迪Q6L e-tron数字OLED技术消除了表面光源所需的反射器、光导或光学器件,确保了均匀性和高对比度的灯光表现。车尾的集成LED灯带和3D玻璃结合,则使尾灯样式与其他照明功能区分明显,同样引领了汽车灯光设计的新潮流。

奥迪Q6L e-tron融合未来与经典设计的矩阵式LED大灯

    在强大的硬件基础下,奥迪Q6L e-tron搭载的第二代数字OLED尾灯可通过显示带有警告示意的静态尾灯信号,警告后方车辆注意安全,甚至将安全理念延伸至行人、自行车等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通过该灯光技术,奥迪首次实现了车辆与周围环境的通信交互(car-to-X车联网),在车辆发生紧急状况下,可显示带有集成警告符号的特定静态尾灯图案,并可发出紧急辅助、RECAS(追尾碰撞警报信号)、危险警告灯、紧急呼叫(eCall)、路边援助呼叫(bCall)、紧急刹车灯、离车提醒、接近警告、自动泊车等警告符号,提升了对其他车辆、行人乃至自行车的安全。

    此外,奥迪Q6L e-tron还搭载了新一代数字日间行车灯和大灯模组的独立设计,提高了视觉清晰度。数字日间行车灯采用了透明的3D效果LED(总计70个),车灯前部结合了精密的棱镜结构和金属质感的3D框架装饰,使车辆的"数字之眼"更加引人注目。

奥迪Q6L e-tron搭载的第二代数字OLED尾灯

    一直以来,奥迪品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持续为用户创造前所未有的数字化灯光体验。未来,奥迪品牌也将在汽车灯光技术中不断融入超前美学理念与创新科技,赋予未来高端出行更多可能。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