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汽车新闻> 热线报道

"七大技术底座"跃迁升级!上汽集团十年"苦修"成绩斐然

    【上海热线汽车频道讯】在524日晚举行的向新十年,上汽集团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上,上汽集团正式发布了面向新赛道的新一代底座技术。再加上固态电池、能量闭环、高效动力总成、智能底盘、全栈软件架构、全新电子架构等创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上汽集团用了十年时间交给习近平总书记一份高分答卷。

    在把智能电动车打造成高速移动的智能机器人方面,上汽零束科技已经明确了智能车云管端全栈架构的路线图——全栈3.0,实现了中央集中式+区域控制。一方面,大脑舱驾一体的中央计算单元和小脑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在电子架构和软件上进行协同开发,VMC作为区域控制器成为全栈3.0的重要节点,能够充分共享整车传感和执行机构的信号,在实现车体36自由度集中控制基础上,后续可实现可变驾驶特性、驱动和制动永不打滑等功能,带给用户极致安全、舒适、节能的体验。

    另一方面,全栈3.0全面支持大模型的端侧应用,支持面向量产的L3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此外,上汽联手合作伙伴推出生态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拓展成为智能车的一个域,越来越多品牌的智能终端将接入银河全栈,实现场景连续的极致智能体验。未来的全栈4.0解决方案,将重点攻关类智能人架构、AI大模型、AI OS,支持L4/L5级自动驾驶。

    在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方面,星云平台实现了更大范围车型梯度的覆盖,不仅覆盖豪华车和中级车市场,还针对入门级市场的用户需求对平台进行全面升级。整车电耗方面,一度电续驶里程实现行业领先的12公里目标,比现有水平提升超过30%。使用体验方面,线控底盘的应用使得整车制动响应时间提升40%、整车行驶稳定边界提升20%,通过四轮独立控制实现整车操控提升、整车续航提升3%以上、整车减重3%以上,通过实现低速转向角度小于180°支持方向盘收纳,改善座舱空间。

    “珠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实现从发动机为主驱电机为主驱,从油混电混产品全覆盖,无缝链接从转型,最高油电转化效率超过3.75kWh/L,显著优于行业主流竞品水平。实现高水平低排放,上汽集团将是第一家在欧洲实现碳排放低于100g/km的中国车企。同时,珠峰架构产品将满足欧7排放。

    “星河电氢一体化整车架构,首创增程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架构方案,真正实现零碳零排放。上汽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近20年,量产的燃料电池电堆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并已实现燃料电池电堆核心部件和材料的全国产化,增程型燃料电池电堆P4M系统额定功率45kW,常用工作点效率大于50%,最高效率突破55%

    至于上汽全固态电池,则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能量密度更高,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820wh/L,电池容量能够超过75Ah;安全性能更好,在针刺以及200热箱的场景下,能够确保电芯不起火不爆炸;适用范围更广,固态电池低温容量保持率超过90%;物料成本更低,基于材料和工艺的简化和创新,从电芯端到PACK端,单位成本最多可降低40%。今年10月,搭载光年固态电池的智己L6,将正式交付用户,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2026年,上汽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交付量产,并完成样车测试,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是传统动力电池的一倍以上;2027年,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智己新车将实现量产,并正式交付用户。后续,能量密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00Wh/kg

    还有全新蓝芯混合动力总成,聚焦模块化、集成化、专属化的DMH超级混动技术,已实现性能突破。荣威D7 DMH搭载了集成精度更高的同轴离合器、高效热效率运行区间高达8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以及行业首创集成发动机、变速箱、混动策略、热管理、空调等控制于一体的PICU模块,在实测中跑出了1962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百公里油耗仅为2.8L。未来,新一代蓝芯的总成效率将进一步提升10%。其中,混动专属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6%,混动变速箱采用全新构型的双同轴方案,新的能量控制大脑将更精确的实现热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的转换。

    写在最后:在总结向新十年的过程中,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院长祖似杰说的话很有代表性:十年来,上汽在燃油和新能源方面同步发力,保有燃油车基盘用户的同时,利用燃油车市场保证利润率,同时在新能源上建立核心竞争力。前自主品牌在集团的占比已超过55%,如果要靠自主品牌牵引集团发展,前提就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和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传统车企向新赛道转换是非常不容易的,上汽不但要解决电动化的核心问题,还要在智能化方面更加脚踏实地。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