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汽车新闻> 热线报道

锚定"百城目标",享道出行网约车业务多点开花、再拓新城

    3月3日,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正式登陆浙江衢州、广东中山和广西柳州三地,启动当地网约车业务运营,为三城用户打造高端品质出行的新选择。同时,享道出行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出行商业版图,为实现网约车业务"百城目标"按下"加速键"。

    全国扩张、全力提速、全面增长,是享道出行的实力使然,也是品牌对资本市场认可的"回应"。2022年8月,享道出行宣布完成了超10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0亿美元,正式跻身行业"独角兽"行列;在近期福布斯中国发布的2022年国内新晋独角兽榜单中,享道出行作为产业孵化代表成功入选。2023年,享道出行将迎来全场景业务持续爆发式增长,全国城市"多点开花",技术创新深度赋能,跑出一条可持续、可盈利、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深化全场景智慧出行布局,打造出行新生态

    经过5年的跨越式发展,享道出行已蝶变为一家"扎根上海、深耕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出行平台。自成立之初,享道出行坚持为用户带来始终如一的品质服务和安全体验,全力打造上海智享出行的新名片。

    继此轮多城连开后,享道出行网约车业务已覆盖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国内50座重要城市,进一步夯实长三角"一核五圈"城市布局,加码华南重点城市,坚定迈向"百城目标"。同时,享道出行积极将精细化的产品服务和运营管理融入当地出行场景,有效推动城市圈互融互通。在宁波市公路运输中心近期发布的《2022网约车平台服务质量考核结果》报告中,享道出行综合排名蝉联第一,品质服务引领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依托上汽集团产业链优势资源,享道出行逐步构建了全面覆盖网约车、企业用车、个人租车、Robotaxi和出租车业务的"全场景智慧出行综合体"布局,并持续进行产品创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出行需求,更为业务的稳健突破与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21年12月,国内首个车企L4自动驾驶运营平台"享道Robotaxi"上线,享道出行切入自动驾驶赛道;2022年,享道Robotaxi快速迭代,于12月推出了搭载上汽AI LAB自研的量产车规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上汽享道Robotaxi 2.0车辆,整车全面融合"智造"、"智驾"与"智舱"的最新技术,有效提升安全、舒适和人性化的出行体验,加快推动上汽集团的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发展、量产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享道出行在上海投放了首批80台全球首款高端氢燃料电池MPV车型"MIFA氢",成为了国内首家上线氢能源车型的网约车平台。凭借超前布局绿色环保清洁能源的前瞻视野,享道出行再度引领出行市场的"硬件"升级。

    品质坚守 创新赋能,擦亮品牌实力名片

    在日常运营中,享道出行为用户提供始终如一的安全体验和品质服务,赢得了用户的青睐与社会各界的好评。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2022年,享道出行的人车双证合规率排行6个月高居榜首,牢牢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以全合规运营为准绳,享道出行"车辆持证载客、司机持证上岗",为每一次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在上线运营的车内还预装了醒目的享道智能识别系统(DVR)设备,同步记录车内场景,规范司机行为准则,全程守护用户安全出行。此外,享道出行运营车辆还支持一键紧急呼叫、安全行程分享等多重安全技术保护,为司乘安全出行提供更坚实的技术保障。

    在全国扩张过程中,享道出行基于创新业务发展模式,联合城市合作伙伴携手运营网约车业务,并以上汽全产业链资源储备优势和精细化管理模式为城市合作伙伴赋能,借助各自核心竞争力与资源禀赋的优势互补。一方面,享道出行将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分享给城市合作伙伴,助其快速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合作伙伴发挥运力管理、司机招募、市场推广及政府沟通等优势能力,实现开城成本最小化和运营效率最大化。经过长期的运营探索,享道平台赋能线上、合作伙伴深耕线下,如今已形成快速应变、灵活调控、以点带面的创新效果。

    锚定"百城目标",衢州、中山、柳州等多城新开,彰显了享道出行加速网约车业务扩张的底气与实力。未来,享道出行将进一步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不断优化、升级服务体验,做大做强"出行 "创新生态,为出行行业树立新标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