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汽车新闻> 热线报道

发布超级电驱EDU G2 Plus,全面开启性能、节油"全都要"时代

    孟子有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先贤孟子不会想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理论,却在科技快速驱动的今天,被汽车行业所颠覆。近日,中国荣威正式发布混动系统——超级电驱EDU G2 Plus,加速机电一体化布局的同时,开启混动性能和节油“全都要”时代。作为上汽新四化和珠峰超级架构的最新技术成果,中国荣威超级电驱EDU G2 Plus不仅拥有媲美百万级动力的强悍性能,还能实现低至1.4L/百公里的超低油耗,用实力和事实证明“鱼和熊掌”亦可兼得。

图片包含 摩托车, 路, 男人, 侧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先发优势 硬核技术成就中国品牌全球品质

    中国荣威此次发布的超级电驱系统,源于上汽自主品牌具有先发优势的技术底蕴,是上汽多年技术研发厚积薄发的集大成者。作为最早研发插混的自主品牌之一、最早对海外出口插混车型的自主品牌之一,上汽乘用车自主插混车型,也早已实现海外销量领先,出口英国、德国、法国、丹麦、瑞典、澳大利亚等13个欧洲、大洋洲国家和地区,硬核技术和国际品质得到了全球市场和用户的广泛认可。此次,站在巨人肩膀上,中国荣威超级电驱EDU G2 Plus用实力将中国品牌的硬核实力和全球品质发挥到了新的高度。

图片包含 动物, 手, 桌子, 男人  描述已自动生成

    百万级动力体验 开辟混动系统双优新赛道

    63.5T的澎湃动力、300 kW以上最大功率、500N·m以上最大扭矩、实测5s级零百加速……当这些参数叠加在一起,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豪车或是超跑才具备的性能。但市场总会带给消费者超乎期待的体验,随着中国荣威超级电驱EDU G2 Plus的发布,搭载了最大功率高达180kW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是当之无愧的同级性能最强;与之匹配的还有1.5L1.5T2.0T三种混动专用动机,其中已经亮相并搭载在全新第三代荣威eRX5上的1.5T发动机,拥有138kW的最大功率、和300N·m的最大扭矩,整体综合功率318kW,综合扭矩570N·m,百公里加速成绩仅6.9s,官方单人实测更低至5.9s

公路上的图标  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强悍的性能之下,超级电驱EDU G2 Plus还拥有令人惊叹的节油表现。NEDC综合工况油耗仅1.4L/百公里,亏电油耗4.8L/百公里。在油价进入十元时代的当下,满足用户性能、节油我全要的真实所需,开辟混动系统双优新赛道。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  描述已自动生成

    超级电驱 超级战力打破传统混动认知观

    事实上,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混动系统作为汽车节能降耗的“利器”,广受各大汽车品牌偏爱,以节油为主的混动系统,已迅速在市场中拉开争夺战。中国荣威超级电驱EDU G2 Plus的出现,则在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中,打开了一条全新发展路径,以节油与性能“双优”的超级战力,打破传统混动认知观。

    全新竞争格局中,中国荣威超级电驱EDU G2 Plus,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安全、更耐久的“两更”优势,还在汽车消费年轻化的市场趋势下,满足用户“超快、超顺、超稳、超智”的“四超”新需求。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  描述已自动生成

    “超快”自不必多说,百万级动力强悍表现,正意味着中国荣威超级电驱EDU G2 Plus是为超越而来;10挡的插混构型智能电驱变速箱,具备多档位的结构设计,加上上汽开发的一套智能电控执行机构和独创的自适应换挡技术,不仅打破“混动失速BUG论”,还能带来平顺丝滑的“超顺”换挡体验;在用户广泛关注的电池稳定性方面,该系统搭载的电池系统,通过八大关键安全测试,运用六大高压安全策略,达到IP68民用最高防水防尘等级,成就“超稳”科技;集成了上汽研发的IEM智能能量管理系统,除了具备同级混动系统的功能外,还可实现全路况智能识别技术的“超智”黑科技,百公里油耗优化甚至可达0.51升。

图片包含 桌子, 蓝色, 监控, 水  描述已自动生成

    一套系统,“双优”表现,海外扬威,“四超”致胜的超级电驱EDU G2 Plus,携前瞻技术创新而来,已经开启中国汽车在混动新赛道上性能与节能双优新时代,不仅完美填补市场空白,成为中国荣威又一标志性里程碑,也将助力中国汽车技术实力派形象的树立,满足用户节油、性能“全都要”多元需求的同时,助推双碳时代的到来。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