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汽车新闻> 国内

探索先进汽车制造,《宝马iFACTORY体验之旅》“手游”上线

    【上海热线汽车频道讯】宝马也“做手游”了你敢信?没错,伴随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简称:里达工厂)的正式开业,其游戏版本——《宝马iFACTORY体验之旅》的抢鲜试玩版也于622日正式上线。借助Epic Games虚幻引擎打造的开放世界、真实模拟的里达工厂内部环境、以及无需下载安装的云游戏体验——在指尖就能体验宝马的工业元宇宙和面向未来的BMW iFACTORY生产战略

    这是宝马第一次把自己最先进的汽车制造工艺以3D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创新性地使用沉浸式数字体验讲述一辆宝马汽车是如何从无到有在里达工厂诞生的。对于宝马车友,通过My BMW App进入游戏就能亲身体验宝马汽车生产全流程;而对于普通玩家,这也是一个了解现代汽车制造的独一无二的平台。整个游戏具有场景宏大、环境真实、内容丰富、自由度高、可玩性高等特点。

    首先,《宝马iFACTORY体验之旅》并不只是某个建筑或者某个生产环节的模拟。相反,其庞大的地图几乎涵盖了约300万平米厂区的几乎每个角落。比如在交流中心,玩家可以参观工厂办公环境;在冲压车间,玩家可以了解一块金属钢板是如何变成车身钣金零件,并感受金属碰撞的震撼;在涂装车间,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汽车颜色;而在总装车间,玩家可以近距离观察汽车零件的装配。全新BMW i3在游戏中充当所有场景的车模这座新工厂也是全新BMW i3的全球唯一生产地。

    在试玩版的大约30分钟游戏时间里,玩家可以在不同车间参与总共9个互动任务,充分了解汽车制造流程上的所有重要节点。随着后续的迭代升级,《宝马iFACTORY体验之旅》还有可能融入更多的客户体验元素,比如在虚拟世界中订购配件或其他产品等。

    此外,游戏赋予玩家极高的自由度。长跑冠军和探索型的玩家可以选择漫游模式,在工厂美丽的人工湖畔徜徉,在工厂内部道路上数卡车,亦或在物流车间和智能自动导引车赛跑。而佛系的玩家可以选择导览模式,跟随虚拟导游元宝按部就班地走完整个生产流程。

    除了充满诚意的游戏内容,游戏的细节和设计也拉满了。和《绝地求生》、《堡垒之夜》、《无主之地3》这些主流游戏一样,《宝马iFACTORY体验之旅》也借助了Epic Games强大的虚幻引擎4,具有优秀的光照和物理效果,很多场景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而玩家可以在6个预设的人物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角色,虽然暂时还不能提供捏脸功能,但是熟悉的人物动作可以让玩家迅速进入状态。

    为了能让更多人参与游戏,《宝马iFACTORY体验之旅》采用了方便的云游戏模式。玩家不需要下载到本地安装,而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在My BMW App点击游戏图标即可进入游戏。因此,您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和4G网络就能随时走进里达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iFACTORY体验之旅》完全由华晨宝马的IT工程师团队自主开发。这些平日里严肃认真的汽车从业者秒变游戏开发达人,精心设计了各个游戏场景和互动关卡。有些IT员工还主动现身充当NPC(非玩家角色)脸模,展现了宝马工程师团队娱乐、诙谐、极富创造性的一面。

    《宝马iFACTORY体验之旅》的诞生并非偶然,因为里达工厂遵循BMW iFACTORY战略精益、绿色、数字化的原则,从一开始就是在虚拟环境进行设计和模拟的。无论是厂区规划、建筑设计、生产线布局还是设备调试,全部都建立了数字孪生模型并进行模拟因此,把这个虚拟的工厂呈现给广大用户,让更多的人了解汽车生产和宝马的先进制造,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虚拟规划极大地提升了工厂建设的速度、准确性和效率。这座新工厂的实体规划时间被大幅缩短,在节省资源的同时提升了效率。此外,5G网络、实时数据采集等技术的加持使全球远程协作和设备调试成为可能,有效克服了疫情导致的出行限制。最终,里达工厂从施工到落成的时间缩短了半年。

    把工业元宇宙照进现实,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里达工厂——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汽车制造工厂。从覆盖全厂的千兆5G网络、广泛应用的增强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到遍地走的智能自动导引车,将科技武装到了牙齿。把宝马集团最先进的工厂带到中国,是宝马集团支持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宝马集团以中国为家、与中国发展同频共进的坚定决心。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