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车市> 导购

中型SUV豪华感PK,极光L更胜一筹

    说起豪华SUV,许多人首先就会想到路虎旗下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揽胜极光。这个家喻户晓,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经典车型,从诞生就深受全球消费者青睐,可谓“出道即巅峰”。而当它出现在中国繁华的街头,依旧是那么耀眼,与富有神秘感的绚烂极光一般,是一道与生俱来的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7月,揽胜极光全面进化为全新路虎·揽胜极光L耀目问世,全面满足中国用户对于全地形能力和家庭用车的双重需求,开创了属于极光的绚丽时刻。“L”不仅代表轴距加长,更意味着TA会将揽胜极光的豪华推向全新高度。

全新路虎揽胜极光L首发版

    50年荣光,承袭英伦豪华范

    作为最具时尚魅力的家族新成员,极光L完美承袭了路虎揽胜精工奢华的家族基因。外观方面,新车推出贝尔维亚绿车身/纳尔维克黑车顶、首尔珍珠银车身/罗赛洛红车顶、圣托里尼黑车身/首尔珍珠银车顶三种特别的外观配色组合,并提供浅牡蛎/檀木黑、石榴红/檀木黑两种座椅及内饰配色方案,尽显揽胜家族的豪华气质。

全新路虎

·揽胜极光L首尔珍珠银车身/罗赛洛红车顶

    同时,在座椅、饰板等设计细节上,还配以“Range Rover”家族标识以及“First Edition”纪念元素,以别具一格的设计致敬揽胜,复刻经典。就豪华感而言,同级别里,极光L难觅敌手。例如奥迪Q5L,其车内设计风格偏冷,采用较为传统的内饰与大面积的硬塑料材质,质感打了折扣,削弱了豪华氛围;并且座椅舒适性的表现也不如极光L,偏硬的椅垫增加了长途乘坐的疲累感。

全面升级的二排座舱空间

    在空间布局上,极光L更是充分考虑了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驾乘习惯和用车需求,将轴距提升至2841毫米,较原有版本增加160毫米,后排座椅的腿部空间由以前的859毫米提升至1015毫米,全面提升二排座舱的空间感和舒适性。对比沃尔沃XC60、宝马X3等同级产品并没有给人带来宽大感受的车内空间,极光L通过合理的车辆设计,在空间方面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在设计细节上,同样可以看到极光L对豪华的极致追求。后排座椅经过加厚处理,并采用飞翼式头枕,具备电动无级靠背角度调节功能(前倾5/后仰7度),令乘客无惧长途奔波劳顿;升级后的三区空调让后排乘客也可自行调节空调温度和风量,打造贴心周到的分区体验;可开启的全景天窗采用安全隔热的夹层玻璃,在保证座舱通透感的同时,带来赏心悦目的乘坐体验;而全系标配的后排座舱隐私玻璃,能够有效降低紫外线伤害,保护后舱私密性,照顾全车乘客的多样需求。对比之下,沃尔沃在XC60设计细节上就没有这么多优点了,比如其搭载的启动速度较慢的中控屏,相比极光LInControl双屏尊享触控系统就有较大差距。

    硬核实力,彰显狂野范

    流淌着英伦血液的极光L,不仅延续了路虎揽胜的豪华基因,其运动性能同样毫不逊色。基于捷豹路虎全新PTA豪华横置发动机平台打造的极光L,前后悬架有着优异的几何运动特性与精准匹配的顺从特性,更宽的悬架调校带宽让其成为一款运动性能出色的SUV,实现了优异的操纵稳定性,灵敏的响应与稳健的循迹能力。同时,这一平台也赋予了全新路虎揽胜极光L全新高强度车身架构,安全性更高,车内有效使用空间也更大。

    动力方面,全新路虎揽胜极光L搭载了英杰力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配合48伏轻混动力系统,带来强劲高效的动力表现和精准舒适的操控体验。英杰力发动机曾斩获沃德全球十佳发动机的最高荣誉,此款发动机融入了最新技术,可实现响应快、噪音小、动力强等多项优点;48伏轻混动力系统的运用,使得车辆起步加速更快但更平顺,并能够实现十分理想的油耗表现。

    不仅如此,新车还采用了路虎品牌引以为豪的第二代智能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ATRS)和全地形进程控制系统(ATPC),最多可提供6种地形(ECO、普通驾驶、泥沼/车辙、草地/砂砾/雪地、动态、沙地)+1种自动驾驶模式,拥有同级最强的通过性和脱困能力,让驾驶者轻松驾驭多种路况,探索更多驾驶的乐趣。对比主打城市SUV、更适用于城市日常通勤的宝马X3,极光L配备600mm最大涉水深度、6+1种驾驶模式,面对复杂路况时显然更胜一筹。

与车身设计融为一体的高级灰尾灯设计

    一直以来,奇瑞捷豹路虎始终以打造领先豪华车企,传递高端客户体验为愿景,致力于升级迭代产品矩阵、深化落实中国声音。在承袭路虎品牌引以为豪的全地形能力及揽胜家族豪华质感的同时,极光L的推出,更加贴近中国市场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实际用车需求,为更多消费者带来更揽胜、更豪华的出行体验。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