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车型> 自主

比亚迪汉开启预订,中大型豪华轿车或将重新洗牌!

    【上海热线汽车频道讯】全球范围内,在纯新能源中大型轿车这个级别,目前的产品寥寥无几。其中,发布多年的特斯拉MODEL S的起步价格需要近80万元,保时捷TAYCAN更是110万元以上超豪定位。至于奔驰E级、宝马5系和奥迪A6三款中大型标杆车型,也只能提供插电混动版本,售价都在50万元以上。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在燃油时代完全自主正向开发的中大型轿车始终是短板;而今,若想用一部纯粹的新能源中大型豪华轿车去加入全球竞争,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好在,比亚迪汉即将在今年6月上市。不同于传统的“油改电”,比亚迪汉是完全基于新能源正向开发的量产车,只提供纯电动的EV版本和插电混动的DM版本,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中大型豪华轿车。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汉配备了比同级对手都更加安全的动力电池——刀片电池。

    独步全球,首款装配刀片电池的量产车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的性能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价值所在,而电池的安全性更是决定一款车品质高低的无价资产。长久以来,一直被业界喻为近乎偏执的新能源技术创新者,比亚迪在动力电池安全性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近期发布的刀片电池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并凭借其颠覆性的安全品质改写着全球动力电池发展的技术路线。而作为首款采用刀片电池的量产车型,装配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设立了安全新标准。

    严苛的针刺测试证明,刀片电池在针刺后表面温度只有30-60℃,无烟无火且状态稳定,相较于针刺后表面温度迅速超过500℃并发生爆燃的三元锂电池,安全性存在天壤之别。用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话来说就是:刀片电池将“自燃”二字从电动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去。

    此外,刀片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了50%,使得比亚迪汉NEDC续航里程达到605公里。同时,刀片电池拥有充放电3000次以上,行驶120万公里的超长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整车的使用价值。因此,在全球新能源中大型轿车的细分市场中,继特斯拉MODEL S之后,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将是下一款具有技术开创性的车型,在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后期维护上具有绝对领先的优势。

    在中大型轿车级别续写“龙的传说”

    论设计,比亚迪汉和传统的BBA中大型豪华轿车相比更加清新细腻。一般来说,传统燃油车会仅仅通过个别套件或配色来区别豪华套装和运动套装,满足不同的消费品味。那么,在新能源时代下,比亚迪汉则是在全新DragonFace设计语言框架下首次采用一款车型两种前脸风格的设计方式来诠释EVDM的不同版本:纯电驱动的汉EV采用封闭式一体前脸设计,犹如 “蛟龙”般蓄势待发;而搭载DM混合动力系统、配备大面积进气格栅的汉DM则塑造出一股跃然天际的“游龙”之姿。进入车内,比亚迪设计师以“第三生活空间”的视角出发,从传统中式风格的简洁线条中寻找灵感,构建出富有文化底蕴的舒适内部空间和精致细节,以一种“新中式家居“风格打通了与中国消费者的精神桥梁。

    而在性能方面,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和四轮电驱动模式的比亚迪汉EV0-100公里加速达到3.9秒,与同级别的保时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同属于“3秒俱乐部”。不仅如此,比亚迪汉也是中国首个搭载博世“IPB智能集成制动系统”的新能源量产车,不仅实现了精准度更高的制动安全,同时还通过协调式能量回收的技术改进,将新能源车长续航与制动舒适性无法兼容的难题一并解决。

    此外,基于对新能源车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比亚迪将全新的DiPilot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与全新开发的DiLink 3.0系统在汉车型上进行了融合。其中,基于自身独创算法而推出的DiTrainer“教练模式”是人无我有的业界首创,具备了自我更新进化的能力,可实现将用户个性化的驾驶习惯和驾驶场景相结合,使之成为真正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让自动驾驶辅助不仅仅是“功能”,更是一种人性化的“陪伴”。

    对于中国精英消费人群而言,中大型豪华轿车始终是一个无法拒绝的选项,对驾驭感、高品质和舒适性的多元兼容都使得这个级别的产品散发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而在未来的消费趋势中,人们也更希望自己的下一部车是纯粹的新能源汽车。而比亚迪汉的问世正是时候,它不仅刷新了全球中大型轿车细分市场中的诸多指标,更将中国新能源品牌的产品维度提高到全新的层面,是消费者在这个级别中值得重点考虑的选项。这样一部比亚迪汉,最终价格几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