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汽车新闻> 国内

"欧拉超级充电联盟"问世 APP一"下"就来电

    【上海热线汽车频道讯】充电桩门派太多?操作太繁琐?结算太麻烦?拥有新能源车的用户想必都曾经历过种种和“充电”相关的烦恼,而如今这些烦恼被彻底终结——长城欧拉携手国家电网、星星充电等行业内主流企业组建起“超级充电联盟”,并于1012日在其官方APP“欧拉ORA”上更新了“充电服务”功能。今后,“欧拉ORA”将面相所有新能源汽车用户,为他们提供一站式充电解决方案,一扫充电痛点。

    “欧拉ORA”握在手 用户充电再无忧

    近日,北京的郑先生与朋友约好一起自驾游,出发前,他计划利用采购的时间为自己的爱车补充电量。于是,他打开欧拉ORA”APP点击搜索附近的充电桩,选择“价格最低”排序,挑选了一个有闲置充电桩且可以免费停车的商场,使用“一键导航”功能抵达目的地后,打开欧拉ORA”APP扫码,开始为爱车充电。约两个小时后,郑先生采购回来,他又打开欧拉ORA”APP点击结束充电,并支付费用,随后开始了自己的旅程。“查询-导航-充电-结算,使用‘欧拉ORA’APP一次全搞定,这下我终于可以把手机上将近10个充电APP全部删除了!”郑先生对欧拉ORA”APP强大的功能性赞不绝口。

    把“欧拉超级充电联盟”喻为超级英雄一点不夸张,因为它解决了用户在充电方面的三大痛点:

    第一是“千桩千面”。目前市场中有N家充电运营商,用户要办理N个会员卡、安装NAPP,并不断学习这些APP的使用方法,不仅使用成本极高,而且用起来也非常复杂。欧拉超级充电联盟已经在北京、上海等260余个城市,接入32.8万根充电桩,实现全网覆盖。因此在“欧拉ORA”上,N1,从找桩到结算,并实现按条件精准筛选,所有和充电相关的操作都可在这个APP上完成。

    其次是“桩不副实”。很多时候用户查到充电网点,到了之后发现实际情况与APP描述不符,或没有闲置的充电桩,或充电桩接口与爱车不符,或充电方式不满足需求……以上问题在“欧拉ORA”全部得以解决,此外其还提供快速找桩路书、查询运营商服务时间、停车位是否收费等实用信息。

    第三则是“结算麻烦”。以往,由于充电桩服务商不同,用户被迫办理多张充电卡,不仅容易被套牢,而且结算流程非常繁琐。另外,就算用户体验不佳,也无地吐槽。如今,不管你使用的是哪家的充电桩,都能在“欧拉ORAAPP上轻松完成结算。另外,欧拉ORA”还专设评价板块,用户可对周围环境、充电服务是否满意等进行评价,实现咨讯共享,问题跟催。

    联盟互通互联 行业焕然新生

    “欧拉超级充电联盟”诞生的一大价值,就是通过实现互联互通,让全社会的充电资源得以充分共享。“共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在欧美等汽车发达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布局多以车企为主导,多家车企联合投资成立一个充电运营公司,共享充电资源。

说明: C:\Users\GW00174598\Desktop\充电互联互通\欧拉充电联盟配图.png

    反观国内的充电领域,多数由独立企业运营,各家主攻不同的用车场景,有些满足高速长途场景下的用车需求,有些是针对公共场所的充电需求,还有些运营商主攻私人充电领域。目前,尚不存在一个充电运营商全面覆盖用户用车场景,所以用户不得不在各个充电运营商之间切换,并且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找不到合适充电桩的情况。

    用户的充电焦虑得不到解决,极大地限制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行业急需一套万全解决方案。因此,“欧拉超级充电联盟”应运而生,它不仅解决了用户的充电焦虑问题,同时,极大地推动了行业发展。

    充电联盟释放ORA态度  欧拉身份不凡

    欧拉ORA英文名,代表着开放(Open)、可靠(Reliable)和非传统的(Alternative)。“欧拉超级充电联盟”是欧拉在深刻洞察用户痛点,以及行业发展痛点之后提出的解决方案,该联盟的成立体现了欧拉态度的开放性,以及寻求可靠的解决方式解决非传统的问题——超级联盟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欧拉车主,它面向所有新能源汽车用户,这就是“欧拉态度”!

    作为国内老牌车企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独立品牌,欧拉在长城集团品牌的广袤大地上开辟了一块最为开放、可靠、非传统的试验田。欧拉具有多面身份,首先它是汽车制造商,为用户提供“新一代精品小车”;第二重身份则是“时尚便捷、高效环保”生活方式的提供者;而第三重身份,欧拉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扮演了“创新引领者”的角色,其着眼于整个行业,积极建立生态圈,与新能源汽车上下游合作伙伴们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以上三重身份综合构成了“欧拉”。对于用户来说,想要拥有“欧拉式美好生活”,只需要一步即可——走近欧拉,就像回应老朋友,一句“欧拉”就够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