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汽车新闻> 国内

一周之内两次深化合作 长安汽车与腾讯所谋为何?

    【上海热线汽车频道讯】522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出行分论坛”上,腾讯车联正式发布“生态车联网”解决方案。该方案秉承以人为中心的“生态车联网”进化的行业价值主张,将腾讯系及第三方的内容服务生态有机地接入到汽车中,打通车前、车中、车后的无缝化体验;基于AI场景引擎,实现智能场景化驱动的“千人千面+服务找人”,为用户开启更人性化的车上服务。

03 生态车联网仪式

    发布会上,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腾讯副总裁钟翔平、腾讯车联副总裁钟学丹及其他业内人士共同开启了“生态车联网”新时代。作为腾讯车联最重要的生态合作伙伴,长安汽车已率先推出了搭载梧桐车联TINNOVE系统、深度整合腾讯车联核心能力和生态的长安CS35 PLUSCS75 PLUSCS85 COUPE等多款智能化车型。

    紧抓产业新趋势 长安汽车腾讯加快布局未来

    共同开启“生态车联网”新时代,也是继516日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与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共同出席中国汽车流通行业高峰研讨会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双方又一次高层领导互动。

    汽车“新四化”浪潮冲击下,作为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5G通信、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创新交汇载体的智能网联汽车,已是汽车产业公认的下一个风口。而在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后,彻底解放双手的智能网联汽车用户,在用车过程中将会产生移动办公、娱乐、生活服务多种需求,这将为互联网企业带来巨大的流量入口。智能网联汽车,正成为中国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未来共同的发展方向,两个领域之间的企业跨界合作也愈发必要。

    长安汽车与腾讯近年来的合作也说明了这一点。20176月,长安汽车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20184月,长安汽车与腾讯成立梧桐车联合资公司,打造面向行业的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领域开放平台,为全行业提供成熟、完善的车联网整体方案;20194月,“长安-腾讯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双方开始共同探索互联网和汽车产业链的新合作模式。

    在前不久的中国汽车流通行业高峰研讨会上,长安汽车与腾讯共同携手广汇汽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合作伙伴,就渠道、新营销、二手车等领域达成合作,将双方的战略合作进一步贯穿到汽车全产业链当中。

    产品上,长安汽车先后发布搭载梧桐车联TINNOVE系统、深度整合腾讯车联核心能力与生态的CS35 PLUSCS75 PLUSCS85 COUPE等多款智能化车型,双方的合作正不断为中国汽车用户开启更精彩的汽车智能生活。

新CS75 PLUS 外景

    布局汽车智能领域 长安汽车敢为人先

    此次邀请长安汽车作为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开启“生态车联网”新时代,也体现了长安汽车对于腾讯布局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作为一家坚持自主创新的汽车企业,长安汽车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2018423日,以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为目标,长安汽车正式对外发布“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并提出了“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的转型目标。 

    以这一战略为指引,长安汽车深化“香格里拉”新能源战略,启动“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不断扩大企业“朋友圈”,除腾讯外,长安汽车还与一汽、东风成立T3出行公司,与华为、博世、青山携手成立联合创新中心。联动更多企业跨界合作,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上发展。

    在技术上,长安汽车依托行业领先的全球研发体系,以打造经典产品为核心,以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交互三大领域技术为支撑,分阶段打造智能汽车平台,截至目前已掌握三大领域100余项智能化技术,实现了IACCAPA5.0、智能语音、飞屏互动等70余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的搭载,其中15项为国内首发。对核心技术的深度掌握,成为长安汽车走在行业前列,与跨界伙伴共同推动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保证与动力。

    随着腾讯“生态车联网”方案的发布,长安汽车与腾讯的战略合作也将迎来进一步深化。在中国汽车产业的众多跨界合作中,长安汽车与腾讯堪称典范。2018年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发布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曾表示:“这是一个创变的时代,是大机遇与大挑战融合的时代。只有洞见趋势,方可加速向前。”而洞见趋势,拥抱趋势,携手共进的长安汽车与腾讯,也将会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增添更多的精彩。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