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汽车新闻> 热线报道

"航天动力级"云米AI油烟机AirBot惊艳亮相,云米重新定义未来家

    313日晚上7点,云米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全球家庭物联网趋势展望20252019年度新品发布会。会上,云米携手全球顶尖咨询机构IDC发布《全球消费物联网趋势展望2025》白皮书,并分享云米针对六大趋势的战略布局、解决方案以及系列趋势性新产品。其中,在《流浪地球》主演屈楚萧以及现场3000位嘉宾的见证下,云米发布颠覆式创新的AI油烟机AirBot,以极客式外观、航天级动力系统、突破性的30万售价,彻底点燃全场高潮。

    云米携IDC发布趋势白皮书,解锁2025未来家生活

    家庭物联网进入普及发展时期,未来又将有怎样的趋势方向呢?早前云米就已携IDC,在纳斯达克发布《全球消费物联网趋势展望2025》白皮书,而今天这份白皮书更是来到发布会现场,从六大趋势为我们解读家庭物联网的新技术、新标准以及新形态:

    趋势一:终端AI算力将迅速提升。AI算力的加持下,终端设备将自主学习用户行为偏好,从而提供更自然、更贴心的服务体验。

    趋势二:以无线移动为主要特征的混合网络将会共存。5G网络高速率、低延迟、大承载容量特性的支持下,通讯网络将迈入万物互联时代。

    趋势三:边缘计算与本地存储将更广泛的应用于终端设备。具备一定算力的终端设备,可以在边缘端完成计算,做出更及时的反馈。

    趋势四:未来终端将出现更加开放的跨界融合。智慧家居从“单点智能”迈入“场景智能”时代,“人--智能互联场景加速到来。

    趋势五:未来交互方式将更加自然、更加多元化。未来的家,是布满屏幕的家。以屏幕为交互入口,家居设备将通过多类型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综合判断用户需求,从而做出最精准的决策。

    趋势六:终端数量将快速普及。白皮书指出,到2019年全球消费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81亿美元,其中,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将达到175亿美元规模。到2025年,中国家庭平均拥有智能家居数量将达到6.8台。

    简言之,基于不同使用场景的全屋智能、万物互联将推动家庭物联网的快速普及。这份白皮书作为家庭物联网未来发展战略的纲要性文件,对整个行业朝着智慧化、互联化、开放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引领价值。

    重新定义未来家,云米变现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屋”

    说起智能生活,就不得不提到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斥巨资精打造的“未来之屋”。几公⾥⻓的通讯电缆(大部分是光纤)连接了屋屋外的多个使用Windows NT操作系统的服务器整个房屋的墙上都布满显示屏,每间房都使用触摸感应控制照明、音乐和室温。这座1990开始建造、7年时间斥才完工的“未来样板房”,以其超乎想象的智能化和动化,被视为人类未来活的典范,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dream house

    随着云米对智能家居普及浪潮的大力推动,全屋智能正在走进千家万户。足以媲美比尔·盖茨“未来之屋”的云米产品接连面世,也使得过去只能由首富专享的智慧生活,今天轻易就可实现。

    这一切都离不开云米一直以来的探索:未来的家,将是什么样?一切都在快速数字化的时代,家庭智能化的前路唯有全屋智能、万物互联,这便决定了未来的家必然是互联网的家。

    未来的家,是全屋互联的家。全屋设备的智能互联,打破产品边界,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互联方案。设备联动覆盖不同使用场景,实现了从单品连接到场景互联的物联网2.0时代。One Touch自动组网更是极大降低了智慧生活门槛,产品联网一步搞定,让高科技的产品人人都会用。

    未来的家,是布满屏幕的家。每一件设备、每一个屏幕都是互联网的入口和节点,21Face冰箱、云米魔镜、云米小V交互变得无处不在;终端打通穿戴设备,实现最近距离的交互。去中心化、去APP化,“无论在哪个场景都有最方便的交互终端”不再是幻想。

    未来的家,AI将比你更懂你。一个AI开关、一声语音即可实现全屋控制,从此只需动口不动手。数字化、自动化、自学习、主动响应,由AI神经网络构建成的AI场景智能,意味着家电实现了从“被动响应”的功能机时代向主动学习AI智能时代的跨越。

    未来的家,是人--家互联的家。人与家、人与车、家与城市,智能设备应用从家庭场景延伸至汽车、社区等关联场景。打破智慧场景的界限,“电器”变“网器”,本地生活服务的场景入口更加多元化。

    展望未来,连接、终端、智能是围绕物联网的核心三要素。在云米对家庭物联网的不懈探索之下,智能互联体验实现全场景覆盖,你曾认为不可思议的体验都将成为现实。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