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汽车新闻> 国内

新一轮的股权收购潮来临是否会愈演愈烈

    开年仅仅两个月,汽车圈有两则和股权收购相关的新闻备受业界关注。较近的一则是,近日有消息称,造车新势力爱驰汽车将收购江铃控股的陆风汽车50%的股份,爱驰汽车将实现对陆风汽车的相对控股;另一则是在今年1月,低速电动车企业雷丁以14.5亿元拿下四川野马汽车100%的股份。

    再加上去年拜腾收购一汽华利、车和家收购重庆力帆汽车,于是有人猜测,新势力收购传统车企的趋势是否会愈演愈烈。

    这一点虽然难下定论,毕竟当前造车新势力也正处于大洗牌阶段,但笔者认为,未来汽车行业的股权收购案例将越来越多,不仅仅在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之间,传统车企之间、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间,甚至其他行业企业也会纷纷加入收购汽车企业股权的大军,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浪潮或将到来。

    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在于,当前“买家”和“卖家”都在增加。对于汽车行业来说,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市场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售股权的车企也明显变多了。成功转股的不少,如神州优车收购宝沃67%的股权、拜腾接盘一汽华利、长安跨越收购北奔重庆等。与此同时,素来是“香饽饽”的股权转让也遭遇了“无人问津”的尴尬,例如哈飞汽车1元转让38%股权未成功、奇瑞增资扩股方案4次流拍、江西志骋(原昌河铃木)70%股权分3份转让的公告也已经被摘下。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低速增长甚至零增长、负增长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那些被边缘化的车企将面临生存窘境。当下,或许“边缘车企”还可以通过出售具备一定价值的资产重获生机,但当手中的“筹码”越来越少,企业又无法有效提升其市场竞争力,采取股权转让方式甚至退出市场是迟早的事。

    另一方面,鉴于手机行业曾经的龙头老大诺基亚衰落的“前车之覆”,许多企业纷纷加紧筹谋新一代智能终端——汽车产品的布局。从零部件企业到家电巨头,从科技公司到互联网企业,从投资大鳄到地产大亨,无不看好汽车“新四化”的浪潮,因此大量“有钱任性者”花大手笔买下濒临淘汰的车企股权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尽管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已经在“外行造车”这条路上历经坎坷且面临危机,但仍然不能阻止更多人实现“造车梦”,宝能信心满满地接手观致、神州控股宝沃后宣告踏上“新零售”之路、恒大与FF分手后豪赌国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各种变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之所以大部分传统车企股权的“接盘侠”来自于行业外,是因为出售方对于某些条款的限制,例如在奇瑞提出的增资扩股交易方案公告中,就明确提出“必须是单一主体,不能联合增资,也不能是外资,更不能是整车企业”。如果股权出售方愿意对“同行”放开,可以想见,传统车企间的股权收购也将越来越多。

    此外,国有车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也将使汽车行业的股权收购更加普遍。如去年底长安新能源已发布拟出让51%的股权引入不少于3家战略投资者的计划,今年长安旗下轻型车事业部也传出有意引入外部投资者的消息,未来将有更多国有车企会引入外部投资者。去年增资扩股不成功的奇瑞或许今年也会有新动作。

    在产业发展新形势下,汽车企业股权收购或将迎来新一轮小高潮,这对于行业来说也是好事。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集中度。如果能让实力更强的企业拥有更多、更好的资源,不仅能改善当前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现状,而且通过推动企业间的联合,有望尽快组建出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车企业集团,从而助力汽车强国的实现。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 责任编辑:嵇尧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