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汽车新闻> 热线报道

斯巴鲁新一代森林人上海地区发布会正式举行

    【上海热线汽车频道讯】10月13日,斯巴鲁汽车在上海世博汽车试驾场地举办了上海地区斯巴鲁新一代森林人发布会及试驾活动。活动当天,众多意向车主和媒体代表共同体验了斯巴鲁汽车引以为傲的低重心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安心、全时四驱系统带来的强大通过性以及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的过人的安全性能。让现场的客户和媒体朋友对斯巴鲁品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汽车之家

    斯巴鲁造车历程始于60周年前的1958年。在这60年间,斯巴鲁走过了一条精研独特技术,打造个性之车的道路。从品牌创立之初,斯巴鲁便致力于为每一位使用者提供“安心与愉悦”的驾驶感受。这一理念一方面体现在开发、设计、制造等各个环节以一丝不苟的态度追求汽车生产的精湛技术,另一方面体现在独有汽车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时至今日,在坚持使用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Symmetrical AWD)结合水平对置发动机(SUBARU BOXER)的基础上,斯巴鲁将最新研发的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和斯巴鲁全球化平台(SUBARU GLOBAL PLATFORM)逐步应用于量产车型。这四大核心技术构建了斯巴鲁车型的高安全性、卓越行驶性以及舒适的驾乘感受。截至今年1月,斯巴鲁生产的四轮驱动车型达到1700万辆,水平对置发动机累计生产超过1800万台,在世界各地给追求激情、运动和个性的使用者们带来与众不同的驾趣享受。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试驾活动开始之前当然少不了赛道讲解和技术介绍环节。专业的试驾教练的讲解让到场的客户更深刻地认识到斯巴鲁汽车在安全驾驶和乘员保护上做的努力。

汽车之家

    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客户体验和感受的斯巴鲁汽车在这次的试驾中无疑是把让消费者和意向客户体验到斯巴鲁汽车出色的驾控性能作为主要的考量。于是场地内设置了多种模拟越野道路障碍的试驾科目为当天参与的客户和媒体提供了一个非常刺激的体验。

汽车之家

    当天的试驾体验营更是为许多有意购买斯巴鲁的意向车主提供了一个能最大程度感受车辆性能的机会。

汽车之家

    车辆通过模拟滑轮组进行上坡脱困,相比同级别竞品车型无论是脱困时间还是姿态都非常不错。搭载X-MODE的森林人在开启X-MODE模式后应对坡度超过45度的下坡路面显得非常从容。陡坡缓降功能的介入让驾驶者能在完全不踩刹车踏板的情况下实现车辆的平稳下坡。让驾驶者可以更为专注于路况和方向。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新一代FORESTER森林人采用了斯巴鲁全球化平台(SUBARU GLOBAL PLATFORM),全新平台令新一代FORESTER森林人拥有了更稳定的行驶性能和更高安全性能。全新的智能水平对置发动机(INTELLIGENT BOXERTM)的搭载,使FORESTER森林人兼备了令人畅快的操控性能及出色的环保性能。

汽车之家

    紧接着让人印象深刻的试驾环节当然是今年来斯巴鲁汽车主打的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的体验。凭借着来自前挡风玻璃上安装的两个模拟人眼视觉的摄像头高频次地扫描前方路况。斯巴鲁搭载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能在平常的用车中提供安心的自适应巡航和前车跟随,并在车辆遇到紧急状况时,协助驾驶者提前进行刹车介入。有效地避免意外的发生。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得益于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的介入,在现场演示中斯巴鲁搭载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在没有人员介入操作的情况下展示了紧急刹车的好戏。让现场的意向客户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汽车之家

    而随后的越野试驾环节才是当天的重头戏。搭载斯巴鲁X-MODE系统的全系车型在现场各种高难度项目上向现场的客户展示了强大的越野通过性能。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得益于全系搭载2.0或2.5L水平对置发动机输出的强大动力,无论是傲虎还是森林人,抑或是XV都具备强大的爬坡性能。现场设置的各种障碍本来对于四驱车辆就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斯巴鲁的强大动力让车辆从容通过各种困难路况。现场的亲身体验让到场的车主对斯巴鲁的动力输出为之惊叹。

    作为一个主打安全和越野性能的全进口品牌,斯巴鲁汽车一直以来凭借出色的性价比俘虏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特别是旗下的傲虎、森林人以及XV车型更是在各自的细分市场成为出色的市场竞争者。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