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招来大批学员,却因驾考新规无力消化。驾校拖了好几个月才给说法:要么加钱,不然就退款!近日,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合并审理了这起涉及21名原告的合同纠纷,判决驾校与20名原告解除合同,返还培训费用,赔偿差价损失及误工费、交通费等。另有1名原告因未能举证,法院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
去年10月,湖南来沪务工人员小肖在京东商城上看到一个团购:价值3578元的C1驾照驾驶员培训课。上海惠佳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下称驾校)承诺体检验证后30天左右安排教练员和学员联系。小肖觉得很实惠,当即下单并随后和驾校签订了书面合同。可接下来几个月,驾校一直没有安排小肖上车学习。小肖主动电话联系,驾校才表示公安部123号令实施后,驾照考试难度增加、周期延长了,并提供了2个解决方案:要么加钱到5500元完成培训,要么退款解除合同。小肖不同意,谁知未征得他允许,京东商城就把钱退到了他的账户下。小肖再找驾校,人家就不理他了。
郁闷的小肖于是在京东商城给了“差评”,并描述了自己的遭遇。这才发现,“受害者”不少。好多人在“1号店”、淘宝“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等网站买了同款产品,遭遇也和小肖一样。与小肖不同的是,这些人一直没有收到退款。今年5月,小肖等18人共同聘请律师把驾校告上法庭。此前一周,有3人因同一件事情向浦东法院起诉,法院决定对这21名原告的合同纠纷合并审理。
庭审中,驾校认为“新的培训规则对上车培训人员的数量进行了限制。受此影响,这些学员不可能及时上车学习。同时,考试周期延长,考试难度增加,驾校成本增加,这不是我们一家培训机构产生的问题。”驾校坚持这是订立合同后出现的不可抗力。
主审法官叶利芳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合同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事实上,公安部123号令从去年9月公布、今年1月实施。这批案件中,团购时间为去年8月至11月,驾校可以预料到后果,可以及时防范和应对。然而,驾校既未停止团购,也没有安排学员到其它驾校培训,而是拖延履行合同,并单方面提高培训费用。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在答复原告的投诉时也明确指出,各驾校不能因公安部123号令实施,而对已经形成合同关系的学员提高价格。可见,驾校所称的“不可抗力”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