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万人相亲会将加秋季版   口琴哥南北高架上行走   霸气"底裤姐"引人围观   女游客坠落电梯井身亡   盘点嫁给富豪的女主播   二手车牌“交易”重现   猛男翘臀女大秀激情   夜店狂野黑丝妹秀性感   央视主播文清离职内幕   男掀裙偷窥持刀袭警   徐家汇惊现山寨小黄鸭   华山路本月将恢复通行   延安中路绿化带中惊现男尸   申城高考期间或现阴雨   浦东机场高架限速40引热议   

按拼音 按价格 按级别 按品牌

【浏览字号:
蔡澈:转型代价 如何重获豪华车第一位置
http://auto.online.sh.cn 2013-06-05 11:41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我们有信心,在转型过程当中,在中国的销售也会慢慢恢复到和世界其他地方同样的水平,但是这需要花一点的时间。”

蔡澈:转型代价 如何重获豪华车第一位置

蔡澈:转型代价

  “如何提振奔驰?”这恐怕是作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的蔡澈博士(Dr. Dieter Zetsche)现在到处被人问及的最核心问题。

  2012年,或许是奔驰“黑暗的一年”。2011年即落至全球豪华车品牌第三位置的奔驰,在这一年被甩得越来越远。在中国更是如此,在豪车市场第一阵营的位置很不好看。

  面对中国豪华车市场去年整体高达30%的增长,在竞争对手奥迪销量增涨29.6%(超过40万辆)、宝马高涨40.4%(30万辆左右)的情况之下,奔驰的市场销量仅增长了4%(20余万辆)。

  2012年年初,蔡澈曾经立下目标,奔驰要在2020年重夺世界第一,但是眼下,仅在中国市场,这个被戏称为“蔡澈·压力山大”的全球总裁,似乎就有很多“火”需要“救”。

  “两个奔驰”——奔驰中国与北京奔驰在销售事务上的各自为政,曾经一度让奔驰在国内的开拓受到牵制。时至2013年4月下旬,两个公司在销售领域的整合将近半年,北京奔驰销售公司亦挂牌月余,媒体在上海车展期间接连发问,为何奔驰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却不升反降?

  产品方面,央视3.15晚会上大众与江淮两大车企“中枪”的连带效应蔓延开来,奔驰在中国亦同宝马和奥迪一样被类似“甲醛门”、“漏油门”等负面消息所累。而奔驰E级轿车销量不佳更是让外界直言“这是奔驰集团战略性的问题”,认为“奔驰在设计开发上输给了奥迪和宝马”。

  奔驰在中国市场遇到的这些问题,似乎都让蔡澈苦不堪言。“得中国者称全球”——这一事实早已被外国车企高管们所认可,蔡澈自然不会不明白这一道理。《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无论是从人事安排,还是从产品布局及渠道建设方面,自去年底开始,奔驰对华酝酿的一系列措施已经正式开始实施。

  2012年12月13日,为推动在华业务发展,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宣布首次专为中国业务增设一名董事席位,将戴姆勒董事会成员人数从7人增加到8人。先前负责奔驰卡车业务的唐仕凯(Hubertus Troska),在为期3年的任期中,将负责戴姆勒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实施和运营业务。

  上海车展期间,上任半年新头衔为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唐仕凯在随同专程前来的蔡澈接受《汽车商业评论》专访时表示:“在董事会中设立一个董事会席位专门负责中国业务,首先就体现了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另外,我在这个位置上,就是要代表中国消费者让董事会层面听到中国的声音。”

  蔡澈则对本刊记者表示,为弥补之前产品设计上的一些失误,在设立新的负责中国业务董事会成员之前,他们就已经展开聆听中国市场的声音和了解中国市场及客户的特点这项工作。

  他不无自信地说:“比如,我们要发布的全新S级的定位、如何设计各方面的特点、如何定义等等,这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我们做了市场调查,包括欧美、中国的客户,这些具体了解到的需求,也都吸收到全新S级的设计中。”

  奔驰旗舰车型S级轿车一直是这个品牌的骄傲,即使在整体表现不佳的2012年,它依然超这个细分市场平均增幅3个百分点达到7%。2013年即将推出的新一代S级轿车在蔡澈看来,又将会是一个巅峰之作。

  蔡澈的信心不仅来自于新一代S级轿车,一改原有风格在全球热销的全新奔驰A级车亦是他提振中国市场的重要武器。上海车展期间,这款车在中国正式上市。

  就当下已经在华销售的产品而言,尽管E级轿车市场表现令人沮丧,但是新一代E级车正在到来,而且代表“年轻奔驰”形象的奔驰C级轿车表现尚可,GLK级豪华中型SUV在2012年10月中期改款之后,相较2011年全年销量同比增长27%。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奔驰在SUV领域将有更大期待和作为。上海车展期间,奔驰全新GLA概念车全球首发,它是奔驰在紧凑车型领域的第三款概念车,将轿跑风格的紧凑SUV设计和突破常规驾驶体验的激光照明技术等两大超前的革命性突破首次带入紧凑车市场。

  这款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德国正式量产的小型SUV颠覆了不少人对奔驰原先的看法。尽管推出的时间点和与GLA同类的车型相比,已经晚了一到两年,但是它的竞争力毋庸置疑。

  蔡澈说:“尽管这款车型在细分市场中与竞品相比来得相对较晚,但我们相信在产品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它将引领细分市场。”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Nicholas Speeks)似乎更为乐观,他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一般最潮的人,都是最后一个来参加派对。GLA确实非常棒,我们现在正在讨论什么时候在中国上市。但是可以确信的是,我们在中国一定会有一个成功的上市。”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系列新产品的逐步推出,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蔡澈今年又被董事会延聘3年时间。59岁的蔡澈2006年开始掌权戴姆勒,2016年之后奔驰虽未重归第一位置,但是相信已经能够摆脱颓势。

  4月19日下午,针对“如何提振奔驰”这一外界关注的话题,蔡澈在上海环球贸易中心接受了《汽车商业评论》记者的专访。以下为访谈节录。

  中国变革

  《汽车商业评论》:奔驰销售服务公司挂牌一个多月,两个公司的整合也有半年时间,但是一季度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不但没有提升,反而下降。外界在问,这是怎么回事?你给一个回答。

  蔡澈:奔驰销售服务公司的成立、法人的实体成立,并不意味着整合已经一步到位,还有很多工作包括团队融合、销售等方面的工作要处理,有很多的工作正在做或者已经完成。

  在网络方面我们将加速扩展,增加经销商网点,主要覆盖三、四级城市。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引入新产品,今年我们将引入中国市场七款。

  再比如说,负责中国业务的董事唐仕凯先生,还有负责奔驰销售服务公司的倪恺先生都带着特定的经验来到中国,帮助我们改善中国的业绩。

  希望所有努力的措施能恢复奔驰在中国销售的增长势头,我们有信心会一步一步得到改善。

  奔驰国产化产品在本土化和配置上是否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对全球首发的新一代E级抱有很大的期望,不知道在本土化的配置上有什么新的变化?

  新一代E级车不会因为在中国生产或者销售就减配,它的配置与其他市场销售的新E级完全统一。我们给新E级车专门进行的汽车调研中,请了很多中国客户,最后对弈的结果好于老的E级车,也好过同级别其他的竞争车型。

  在中国市场,最近消费者对整体德国品牌的质量产生很大质疑,特别是对国产车型。想问一下你们对这件事的回应?

  我觉得可能存在品牌或者市场沟通方面的问题,过去可能有所疏忽,没有把奔驰在全球统一的质量标准的严格要求很好地传递给中国消费者,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奔驰的目标就是要保证我们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满意度,所以不管我们的产品产自何处,所采用的材料、配件甚至供货厂商以及质量标准都是全球统一的,在这方面不会因为生产地的区别而有所改变。

  风格转型

  《汽车商业评论》:奔驰这几年的销售跟对手相比不是太好,说法之一是销售渠道问题。另外一种说法,产品的造型风格正在转变之中,所谓未能引起中国消费者真正的追捧。那么奔驰现在是不是还没有完成奔驰的风格重塑?如果这样,那么现在的销量低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也许转型成功以后,可能重新回到王者的地位。

  蔡澈:我非常同意您说的我们正处于转型的过程中。五年之前,我们确实制定关于奔驰整个产品线设计的战略,在此之前没有制定这种战略。不管是紧凑车型还是中级车,都在品牌和设计形象里面有比较统一的表现。不同的车有不同强度的表达,比如说紧凑车型,表达更强烈些,中级车表达更加沉稳一点。

  至于说转型的过程是不是影响到我们的销售,可能这种状况只在中国发生了,在世界其他地方,我们的销售情况跟竞争对手比是差不多,甚至更好。我们有信心,在这个转变过程当中,在中国的销售也会慢慢恢复到和世界其他地方同样的水平,但是这需要花一点的时间。

  未来在中国的增长是由什么车型来推动?

  我们在中国投放的产品,除E级车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车型以外,其他基本上和我们在世界其他市场投放的产品线大致一样。当然中国市场的产品线一部分是国产车型,另外一部分是进口车型,其中有些车型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在材料、内饰等方面会有一些调整。

  一方面,我们希望C级车和E级车在现有的细分市场中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地位。另外从国产车型的角度来讲,我们会增加新的细分市场中的产品。全新A级车以及新一代E级车在动感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变化,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

  另外,我们希望进一步增加国产GLK车型的销售势头。我们已经承诺GLA将会国产,但是时间可能稍微长一些。从产品和设计特点来说,奔驰将会把最能体现我们设计语言的车型引入中国,比如CLS猎装车。

  奔驰两家竞争对手都有摩托车品牌,原先MG(微博)与杜卡迪合作,但是奥迪最近收购了MG。那么奔驰一直没有摩托车品牌,在这方面奔驰有什么规划?

  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刚才您说的杜卡迪和MG交叉合作,我个人觉得效果非常成功。但是如果真的去买这个公司,现在估值对我们来说确实有点过高,我们不会去做这种事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选稿]: 陈云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客户服务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0]0587-035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2013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