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热门: 上海新医改 高晓松醉驾案宣判 恒隆"LV箱" 一房一价 养犬管理条例 谢晖身旁洋妞疑新欢 上海本土三甲富豪 星尚女主播裸身上阵 世博家园扫黄 五星体育不直播申花 车祸致下身起火烧死 高晓松涉嫌酒驾被捕 申思祁宏返沈候审 汶川地震三周年 东地产杯足球邀请赛
【浏览字号:
不灭的经典 爱卡实拍图解雪铁龙老爷车
http://auto.online.sh.cn 2011-05-19 09:52 [来源]:爱卡汽车网

  题记:笔者我本人非常喜欢老车,雪铁龙这两款老爷车笔者早都听说过,但初次见到实车还是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最近受雪铁龙的邀请,笔者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到这两个“宝贝”,这样的好机会怎么能错过,这样的好事又怎么能不和朋友们分享呢,闲话少叙,我们一起开始我们分享的“旅程”吧:

  雪铁龙给的官方资料里把下面这辆车叫做“Auto Chenille 1931 ”,其实笔者更愿意简单的叫它“雪铁龙履带车”。雪铁龙履带车并未大规模的生产过,喜欢挑战自然的法国人最早制造出这种车只是为了去非洲探险,他们于1922年底出发,用了21天时间,分8个阶段完成了他们的壮举!探险其实是上瘾的,经过好几年的准备,1931雪铁龙老板“安德烈·雪铁龙”先生计划开车从黎巴嫩的贝鲁特到中国的北平,最终雪铁龙先生还是成功,这就是汽车史上有名的“东方之旅”。

  相对于“东方之旅”,笔者还是对完成这个壮举的履带车感兴趣,总行程16000公里、没有铺装的公路、穿越喜马拉雅山、沿途几乎没有完备的燃油供给……这辆车凭什么能完成这么艰苦的行程,自打我中学知道“东方之旅”这个故事后,这个疑问就一直萦绕在我心头,今天解密的机会终于等到了。

  先看这车车头滚轮式前“保险杠”的设计,这个滚轮是空心的,固定在车底大梁的前端。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当车辆通过泥泞、崎岖的路面时,可以抬升车身,帮助车辆通过障碍物。这样的表述如果太学术的话,你可以想象下,一辆普通越野车开到一片软泥地的情景——四个轮子深陷,越加油越陷车!“雪铁龙履带车”因为有这个设计,再加上后面的履带,面对这样的路况绝对可以应付!

  前悬架及转向机构的设计非常简洁,懂点车身结构的朋友你看这辆车少了什么?对,减震器阻尼杆!这款履带车阻尼杆由前桥上面的两个可以相对运动的支臂代替了!这样的设计在减少重量的同时又保证了强度和可靠性,非常适应野外复杂的工作环境。

  从车体侧面我们能看出,Auto Chenille 1931的离地间隙非常大,加上履带、滚轮前保险杠,这辆车的通过能力是一般4轮越野车可望而不可即的,看了半天大家可能急不可耐的想了解下这款车的履带机构了,下面就来,哈哈。

  履带是这款车最大的亮点,但是这款车的履带传动机构和坦克和履带拖拉机是完全不一样的!坦克转弯是靠左右两个履带的转速差,坦克是可以主动控制的,但是这辆车转弯是靠转向轮控制的,它不能主动的控制后面两侧履带的速度差!因为车两侧的履带驱动轮是连接在像货车一样的带差速器的后桥上的,而且驱动轮的后桥还不承重!

  整个车体其实靠导轮部分来沉重,我们从底盘图能清晰的看到承重后车桥。从这张图我们也能清晰的看到,这款车其实是在普通后驱汽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改进,这辆车的通过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这款车的履带非为三层,内层是橡胶,中层是钢片,接触路面的是橡胶块。其实这样的设计也是一种折中的方式,在保证通过性的同时尽量的提升舒适性,而不像坦克为了通过性能和可靠性,采用金属履带,完全放弃舒适性!其实这种半履带的汽车在二战时有很多,但是后来慢慢都消失了,为什么这种通过性非常好的半履带车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呢?欢迎大家留言和笔者一起探讨探讨!

  看完了Auto Chenille 1931最为特色的一些设计,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款车一些有意思的细节设计,车头上古老而经典的雪铁龙LOGO,似乎在向我们诉说这款车传奇的经历。

  Auto Chenille 1931采用的是米其林为其打造的专用轮胎,轮胎直径比现代汽车大很多,同时实心钢制轮毂也是在现代汽车上见不到的设计,笔者拍摄的这辆车轮胎上的生产年份为1926年!

  非常经典的前大灯,做工非常的精致,80多年的车保养的如此好,可见欧洲人是多么的爱车!同时也能看得出当时的制造工艺已近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这个炮筒式的钢管是干什么用的?笔者研究了半天也没答案,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他们也没能给我信服的答案,这个“疑案”放这里吧,时常发现疑问,这也许也是老爷车的一种魅力吧!有知道的朋友欢迎给我留言,让笔者和大家一起长长知识!

  前风挡侧面的车灯可以手动调节灯光方向,这样的设计非常新颖,也体现出了法国人在设计上的独特思路。

  为了应对长途跋涉,Auto Chenille 1931车上能放,能固定行李的位置非常的多!几乎车身上下内外只要你找,你就能找到可以找到固定背包、箱子的卡扣!仔细想想,这样的设计师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近两万公里的行程,很多都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给养什么都没有保障,如果不多带些东西,行程是很难完成的。

  为了应对长途跋涉的恶劣环境,车尾带了包括铁锹镐、撬杠等许多工具,同时还有两个拖车钩和一个非常粗壮的拖车钩!由此也能看出,这款车就是为了野外而生的!

  看完“外观”终于到“内饰”了,用现在的眼光看,这车的内饰也太过于简单了,一切只是为了实用!仪表台在前排中部,从左到右依次是车速、转速、里程、油量表、时钟及水温表,下面是四个非常经典的外拔式开关。

  前排中部的操纵杆也非常简单,从左往右依次是手刹、挡杆、和履带控制杆!挡杆的高度非常合适,稍微抬手就能抓到,绝对不会误操作抓到另外的操纵杆。

  精致的踏板,用现在的眼光看确实有点太小了,特别是油门踏板。同时在驾驶员两侧的内门板上分别有一个灭火器,只是这个灭火器太沧桑了,估计它再也无法使用了,只能作为文物留在我们这样喜欢车的人心里了!

  精致的皮座椅,虽然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但是质地依然非常的好,触感非常柔软。安全带等安全设备,在这款老爷车上并没有发现,因为那个时代的汽车上还没有这个配置,而且这辆车的最高时速也只有35公里,开个玩笑,危机时刻跳车可能是最“安全”的紧急措施。

  经典就是经典,我们只能用一颗朝圣的心欣赏这些“老家伙”了!拍完这辆车,笔者心里一直在想中国什么时候能沉淀下几款这种经典的车型呢?

  今天的另外一个主角是雪铁龙Traction,这款车曾让法国总统戴高乐痴狂,一生独揽四台,它出生于1934年,是全世界最早的量产前驱车。如果Auto Chenille 1931用“英武”来形容的话,那么形容雪铁龙Traction最好的词就是“文质彬彬”,这两款经典的老爷车也真是一文一武!

  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汽车仍使用后轮驱动。车身多采用木制结构,外面包上铁板,铁板固定在底盘上,发动机也直接用螺栓固定在底盘上。因此车子特别笨重和僵硬,转向不灵。那个时候一些汽车厂家已经开始探索前桥驱动的车,但是由于发动机体积庞大,乘坐空间大受影响。雪铁龙先生卓越的眼光使他看到了前驱车必将大放异彩,于是他请来了工程师安德烈·勒费布尔和意大利雕刻家贝尔托尼。经过18个月的潜心研究和反复推敲,世界第一款量产前驱车Traction诞生了。

  Traction将发动机和变速箱移至前轮,将前轮同时作为方向轮及动力轮,大幅提高了汽车在行驶时的稳定性。此外,Traction比同时期其他车型矮了40多厘米,车身重心大幅降低,车辆的抓地性能更加卓越,这也是Traction当时大受欢迎的一个原因。

  Traction的创新不仅限于前驱技术这种机械布局的变化,Traction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量产的承载式车身轿车,取消了底盘,使汽车整体重量大为减轻,舒适性和操控性大幅度提升。上面这张图就是Traction的前轮悬架机构,前轮半轴上的万向节证明了其前驱车的身份!

  除了前驱、承载车身两大特色外,新颖的外形也是Traction的亮点。飘逸的前轮翼子板,流线车身,周身圆形的设计语言,即使现在看这款车你也不会感觉到呆板!

  雪铁龙Traction的前门从前侧开,后门从后侧开,前门的开度非常大,上下车甚至比现在的一些轿车都方便。车门内门板上只有门把手和车窗升降摇把,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质感非常好。

  前轮翼子板末端和后轮翼子板的前端都装饰着合金的脚踏板,不但造型美观,同时为乘客上下车提供了便利,可以看出这个设计非常的用心。

  从后面看Traction,这款车就充满了历史感,备胎背在车尾的后备箱盖上,由于采用了备胎罩,这样的设计不显得突兀,反而让车身有种独特的韵味,油箱盖位于车尾右侧,15下面的6cyl表示这是一款6缸车型。

  Traction的内饰虽然简洁,但是很精致,怀挡的设计在欧洲车里其实不算很多见,也是因为采用了怀挡的设计,所以前排座椅是连在一起的,这样稍微挤挤前排可以坐3个人。

  方向盘前面的仪表盘集成度非常高,它包含时速表、里程表、时钟、油量表等等的信息!从时速表上显示,这款车的最高时速已经超过了150公里/小时!

  笔者绕着车身转了好几圈也没有找到这款车的后视镜,后来查了资料,这款车本来就没有设计外后视镜!不过在中控台的中部有一个后视镜,只是设计的位置远低于现在的汽车。

  离合与刹车踏板的设计已经非常接近于现代轿车,不过油门踏板的设计实在太小了,不知道欧洲人的大脚怎么能精确控制它。

  虽然是辆“年过半百”的老爷车,但是这辆车的内饰非常精良,座椅及门板、顶篷都采用天鹅绒材质,在简洁中渗透出一种奢华感s排的腿部空间比现在的一些都好,整个后排座椅就像一个大沙发!

  这种“吊带”的设计只在以前豪华车上出现过,像咱们以前的老红旗上也有类似的设计,它其实是搭胳膊用的,这种“吊带”设计的高度非常合适,胳膊放在里面很放松,非常舒服,同时颠簸时也可以当扶手用。这种设计虽然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做在后排的人把胳膊放里面看起来总是有点别扭,所以慢慢的这种设计也就消失了!

[选稿]: 小五
车型搜索: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客户服务
 沪ICP备05000146号 沪网文[2010]0587-035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市互联网举报平台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1996-2011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