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汽车文化> 人车生活

2021赛季F1巴林大奖赛前瞻
轮胎系列正中间的配方组合,出征本赛季揭幕战

    为什么我们选择了这些轮胎

    ·2021赛季轮胎系列正中间的三款配方轮胎,被选定在今年赛季揭幕战巴林大奖赛使用,这里有着全年赛历最粗糙苛刻的赛道沥青表面之一:C2作为P Zero白色硬胎,C3P Zero黄色中性胎,而C4则是P Zero红色软胎。这一轮胎配方组合,和在4个月前举行的上赛季巴林大奖赛所用完全一致,但装配在最新一代赛车上的本赛季轮胎有着全新的轮胎结构。根据最新的技术规则,2021赛季赛车的下压力相较去年有所降低。

    ·在巴林最近进行的三天季前测试中,P Zero全系列轮胎可供所有车队使用。然而,很多车队选择专注于这个比赛周末所提名的三款配方轮胎。考虑到赛道最近使用过,自那之后几乎没有太多变化:这给予了车队稳定的工作基础。

    ·2021赛季的全新轮胎旨在提升力度和耐磨损度,使其可以在更低胎压情况下工作,而轮胎配方实际上和去年的完全一样。去年11月在巴林进行的2021赛季轮胎测试中,后轮胎压降低了0.5psi,而前轮胎压则降低了1.5psi。之后,根据遥测数据评估和今年赛车后部下压力降低更多的情况,最近一次在巴林进行的测试中,后轮胎压进一步降低了1.5psi。这最终确定了用于正赛的胎压。

    ·尽管由于周五的两节自由练习都缩短为一小时,每个比赛周末实际的赛道时间减少了一个小时,但每辆赛车每个比赛周末的轮胎套数和去年的完全一样(13套)。

    ·和去年的情况一样,2021赛季每辆赛车拿到的轮胎配方套数组合是固定的:两套硬胎,三套中性胎和八套软胎。而今年全年每站比赛的轮胎配方组合已经公布。

    赛道特性

    ·巴林大奖赛正赛在当地时间18点发车,比赛完全在夜幕灯光下进行,因此比赛开始后,赛道温度极速下降。这将会影响轮胎的行为模式,并因此影响比赛策略。

    ·巴林的赛道沥青表面(花岗岩含量更高),众所周知相当苛刻,提高了轮胎的磨损和性能衰退程度。去年的正赛,特别是有一次红旗中止和多次安全车影响,最终赢得比赛胜利的是梅赛德斯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执行两停策略:中性胎-中性胎-硬胎。拿到亚军的红牛车手麦克斯·维斯塔潘,是仅有的两位四次更换轮胎车手之一。

    ·萨基尔赛道的一切,关乎牵引力和制动,而不是巨大的横向荷载力。总而言之,以对赛车的整体要求而言,这条赛道是中等要求。

    二级方程式看点

    二级方程式的赛季在巴林开始,引入了全新的比赛设置,首次在一个比赛周末进行三场比赛。在周五下午进行自由练习和排位赛后,首场比赛共23圈将在当地时间周六1325分起步。第二场比赛同样是23圈,将在周六晚间1940分开始,于夜幕灯光下进行,而周日32圈的正赛,则将在当地时间1350分发车。被提名的18英寸轮胎配方是P Zero白色硬胎和P Zero红色软胎,可以适应F2赛事多变的赛道条件,即比赛时间既包括炎热的正午时分,也有夜幕之下。这一提名轮胎配方组合和去年的同站比赛有所不同,去年这条赛道的F2赛事使用了硬胎和中性胎,今年的轮胎配方将为这场赛季揭幕战带来更大的战术变化空间。今年F2轮胎中的硬胎和中性胎有一些变化。F2本赛季的全新硬胎,在不影响性能表现的情况下较去年降低了轮胎磨损和颗粒化程度。每位车手每个比赛也将得到多一套轮胎(今年是六套,去年是五套),因此三场比赛的整个策略更为清晰。

    倍耐力F1和赛车运动总监马里奥·伊索拉(Mario Isola)表示:

    “在巴林进行过两场比赛的短短四个月之后,在三天季前测试的两周之后,我们再次回到这里,迎来2021赛季的揭幕战。在测试期间,我们看到更多车队专注于使用本站比赛提名的配方轮胎,但测试时的赛道条件情况和正赛时不太可能完全一致。过往一般有两次季前测试,而第二次中大家通常更专注于针对轮胎的测试,但今年,在仅有一次的简短季前测试中,车队所执行的测试项目也都大有不同。因此,很难得出坚实的结论。全新的赛车和轮胎特性,加上记忆中最短的季前测试,意味着整个竞争格局将相当开放:尤其是考虑到巴林的赛道特性,通常会带来很有趣的策略之争,以及多种不同的策略执行。”

2021赛季F1巴林大奖赛前瞻图说

    其他倍耐力新闻:

    ·F1F2这个比赛周末开赛,但其实倍耐力赛车的2021赛季早在1月就已开启,意大利公司作为独家轮胎供应商,回归世界拉力锦标赛。20岁的芬兰车手卡勒·罗万佩拉(Kalle Rovanpera)代表丰田车队出赛,目前正领跑积分榜:史上最年轻的积分领跑车手。

    ·今年第三次2022赛季18英寸轮胎测试(第二次干地光头胎测试)将在巴林大奖赛后进行,从330日至41日为期三天。法拉利车队将于首日测试,而Alpine车队将在后两天进行。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邬文波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